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003948股價)

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伊泰煤炭

成立時間:7/12/2012

公司員工數量:5131

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由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募集設立的B+H股上市公司。公司創立於1997年8月,並於同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伊泰B股”(股票代碼900948);公司於2012年7月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伊泰煤炭”(股票代碼3948)。目前公司總股本為3,254,007,000股,其中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境內企業法人股160,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9.17%;流通B股總計132,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0.81%;H股共發行326,007,000股,占總股本10.02%。公司是以煤炭生產經營為主業,鐵路運輸為輔業、煤化工為產業延伸的大型企業。
本公司為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煤炭企業及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之一。以本公司為核心成員企業的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位居中國500強企業第215位、中國煤炭百強企業第19位、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50強首位,被國務院列為全國規劃建設的14個大型煤炭基地骨幹企業之一。
本公司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且煤炭品質優良,煤礦採掘的現代化程度較高。截止2013年12月31日,根據國土資源部的儲量評審結果及公司實際生產動用資源情況,公司剩餘的煤炭資源保有儲量為29.49億噸。公司直屬及控股的營運中的機械化煤礦共13座,年生產能力為5000萬噸,全部採用進口或國產的綜采設備,煤礦采區回採率平均達到80%,採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5%。正在建設中的煤礦1座,年設計生產能力為600萬噸。公司煤礦的生產效率及安全生產紀錄處於國內領先水準。公司所生產經營的煤炭具有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發熱量等特點,是天然的“環保型”優質動力煤。
公司擁有完善的公路、鐵路運輸網絡及配套的煤炭發運基礎設施。公司擁有122公里的曹羊運煤收費公路(複線)及環煤礦周圍的礦區公路;全資修建並運營了周家灣至准格爾召132.44公里的伊泰准東鐵路,已建設完成並正在調試周家灣至虎石59.35公里的複線工程;公司控股修建並運營了呼市至周家灣124.18公里的呼准鐵路並正在建設周家灣至托克托的55.47公里的複線工程;公司同時通過控股子公司出資修建了26.75公里酸刺溝煤礦鐵路專用線及7.992公里的大路工業園區(煤制油)鐵路專用線。公司還參股15%新建新包神鐵路,參股18.96%修建准格爾紅進塔至朔州的准朔鐵路,參股9%修建張家口至集寧、集寧至包頭段增建第二雙線、張家口至唐山的蒙冀鐵路,參股10%修建新街至陶利廟的鄂爾多斯南部鐵路,參股10%建設蒙西至華中鐵路的建設。通過以上鐵路建設,公司將形成自公司礦區東連大准、大秦線,西接新包神線,北通京包線,南達准朔線的以准格爾、東勝煤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鐵路運輸網絡。將公司的煤礦與國家鐵路運輸網絡連接起來,形成億噸級的運輸能力。同時,公司在京包、包神、大准、呼准、准東鐵路沿線建立及租賃設立了10個集運站,年發運能力過億噸,在秦皇島、京唐港、曹妃甸等港口設有貨場和轉運站,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設有銷售機構,形成了產、運、銷完整的行銷體系。
公司堅持“產品零缺陷,滿意百分百”的經營理念,誠信經營,狠抓品質管理和合同兌現,努力提高售後服務水準。公司從2001年2月22日通過品質體系認證以來,2010年5月順利通過了由IS09001:2000版向 IS09001:2008版的轉換,2011年4月通過了ISO9001:2008品質管理體系第一次監督審核。公司“伊泰”煤炭產品獲“內蒙古自治區品質管理獎”,被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國家免檢產品”稱號。“伊泰”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憑藉優質的產品與良好的服務,多年來與華東、華南、華北及東北等眾多電力、冶金用戶建立了長期友好、互惠雙贏的穩定供需戰略合作關係,重點合同兌現率一直處於行業領先水準,在客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全力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全面提升專業化水準和競爭實力。經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批准,公司於2006年5月11日開工建設煤間接液化合成油加工示範專案,2008年12月底完成了安裝調試工作,2009年3月27日順利產出我國第一桶合格成品油。2011年5月至6月進行了技術改造,年產能將達到18萬噸至20萬噸。專案的成功運行,標誌著我國“863”高新技術專案間接法煤制油成套技術方面從中試到工業化放大獲得圓滿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對於加速煤炭行業結構轉變,潔淨高效利用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具有積極的示範和指導意義。
展望未來,公司將陸續整合伊泰集團現有煤炭資源,加強在新疆地區的資源勘探、礦權獲取與專案審批進程,充分利用內蒙古政府對煤炭轉化利用專案優先配置資源政策,獲取後續發展所需資源;繼續建設大型現代化礦井及配套洗煤廠等生產系統,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市場地位;對本公司的綜合運輸網絡及相關基礎設施進行擴建與升級,保證公司煤炭產品與市場的快捷對接與高效運營;在完善及試運行現有年產18至20萬噸的煤間接液化專案的基礎上,加快煤制油專案二期的審批與建設進程。通過以上舉措,至2020年,公司將以煤炭產量擴大到億噸,煤制油產量擴大到1000萬噸為奮鬥目標,將公司打造成煤及煤化工一體化的綜合型國際能源企業。

0

評論0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